【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是什么意思】“望帝春心托杜鹃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锦瑟》诗: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”这句话中的“望帝”和“杜鹃”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个重要意象,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。
一、典故解析
1. 望帝的传说
“望帝”是古蜀国的君主,名杜宇,相传他死后化为杜鹃鸟。据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记载,杜宇在位时,因水患严重,曾让其臣子鳖灵治水。后来,杜宇禅让王位给鳖灵,自己则隐居山中,死后化为杜鹃鸟,每逢春天便啼血哀鸣,声声凄切。
2. 杜鹃的象征意义
杜鹃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悲情的象征。它的叫声被赋予了“思乡”、“哀怨”、“离别”等情感色彩。因此,“望帝春心托杜鹃”不仅是一个历史传说,也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、对亡国的哀痛,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。
3. 诗句中的意境
李商隐在《锦瑟》中使用这个典故,借古抒怀,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、时光易逝的感慨。诗中“春心”指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对爱情的执着,而“托杜鹃”则暗示这种情感只能寄托于杜鹃鸟的哀鸣之中,充满了无奈与惆怅。
二、总结与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来源 | 出自李商隐《锦瑟》,引用古蜀国望帝杜宇的传说 |
望帝 | 古蜀国君主,死后化为杜鹃鸟 |
杜鹃 | 象征悲情、哀怨、思乡、离别 |
春心 | 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、爱情或理想 |
整体含义 | 表达对过往的怀念、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寄托 |
诗歌作用 | 借古抒怀,增强诗意的含蓄与深沉 |
三、结语
“望帝春心托杜鹃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承载着古人对生命、爱情与理想的深刻思考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人生变迁时,应学会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去接受与释怀,同时也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