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百科 > 严选问答 >

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翻译

2025-11-11 08:31:16

问题描述:

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翻译,跪求好心人,别让我孤军奋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1 08:31:16

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翻译】一、

“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”出自《论语·微子》篇,是孔子对隐士柳下惠的评价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的清白和节操,却违背了人伦道德的基本原则。

在古代社会中,“大伦”指的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妇等基本的人际伦理关系。如果一个人为了追求个人的清高或独立,而忽视了这些基本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,就会被视为“乱大伦”,即破坏了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。

这句话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“义”与“礼”的重视,强调个人行为应符合社会整体的道德标准,而非仅仅追求个人的清白。

二、翻译与释义

原文 翻译 释义
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想要保持自身清白,却破坏了人伦纲常 表示一个人虽然想保持自身的纯洁,但却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,导致社会秩序混乱。
欲洁其身 想要使自己洁净、清白 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要求。
而乱大伦 却违背了根本的人伦关系 “大伦”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妇等人际伦理,是儒家社会结构的核心。

三、背景与出处

该句出自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柳下惠为鲁大夫,作《诗》曰:‘彼其之子,不遂其母。’其思之也,曰:‘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’”孔子评论说: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……欲洁其身而乱大伦。”

这段话中的“柳下惠”是古代有名的贤人,以品德高尚著称。但孔子认为他虽有节操,却未能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,因此被指责为“乱大伦”。

四、现实意义

在现代社会中,“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:

- 个人追求道德修养是好事,但不应以牺牲社会公义为代价;

- 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,应兼顾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;

- 道德不应只是个人的“洁身自好”,更应体现在对他人、对社会的关怀与担当。

五、结语

“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”不仅是一句古语,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警示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道德修养,不仅仅是个人的清白,更是对社会伦理的尊重与维护。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,不应忽视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